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年中庆第二波!每满100减50
>
关于“”检索到   共22种现货商品
>
  • 马孔多神话与魔幻现实主义

    许志强  /  2009-06-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9(3.4折)定价:¥38.0

    本书以加西亚?马尔克斯“马孔多系列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囊括《死亡三叹》到《百年孤独》为止的第一周期三个阶段创作,探讨“爆炸文学”的创作成因、魔幻现实主义的形成和演变。研究的主要内容既包含传统创作论所涉及的单个作品主题和形式的研究,也包含理论和文化意识形态方面所涉及的现代主义、巴罗克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后现代现实主义等阐释,它具有两个不同研究层次的确立和拓展的内容。本书是以完整的理论视角来分析,将作家三个阶段的创作纳入到现代主义美学和

  • 常州词派研究

    黄志浩 著  /  2008-12-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6(3.3折)定价:¥26.0

    形成于清代中叶的常州词派,以其颇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创作实绩,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作为学者型的词人群体,常州派词人将治学的方法和思维运用到词学上,其词学道路,既富于理性之精神,又具有探索性之品格。他们在坚持词学本色论的同时,引入诗学中的比兴、寄托等表现手法,并进行了发挥与创新,在词学的审美理想、功能论、创作论、鉴赏论、音律论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主张。他们标举两宋词人周邦彦、辛弃疾、吴文英和王沂孙等四家词,既为后学指出了一

  • 宋代笔记诗学思想研究

    邹志勇  /  2014-04-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2.5(4.9折)定价:¥46.0

    《宋代笔记诗学思想研究》编辑推荐:历来研究宋代诗学者,大多注重专门论诗的文献材料,对笔记文献的诗学价值重视不够。实际上,在数量众多的宋人笔记中,保存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诗学材料,其内容涉及作家论、创作论、风格论、鉴赏论等诗学理论的各个方面,对这些材料进行搜集、分类、归纳和研究,对于今人了解与诗歌创作主体相关的诗歌本事、诗坛掌故及奇闻逸事,考察宋代诗人的生平、交游,为其作品辑佚、系年,研究宋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审美风尚,以及把握宋诗的思想内容

  • 现场.历史.批评-新世纪文学与新文学传统

    李志孝  /  2014-08-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7.2(7.6折)定价:¥49.0

    本书上编是对当下中国文学的研究,即书名中的“现场”,主要针对新世纪底层文学、乡土文学及文学批评等进行论述。既有对文学现象的宏观考察,也有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评论。下编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研究,即书名中的“历史”,主要对创造社文学批评、京派和其他自由主义批评家以及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等进行了研究。两编所论对象不同,但有内在关联,副标题“新世纪文学与新文学传统”就突出并包涵了整部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倾向...

  • 漂泊与追寻-欧美流浪汉小说研究

    李志斌  /  2008-10-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8.2(7折)定价:¥26.0

    从源头上看,欧美小说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以16世纪中叶西班牙佚名作家的《小癞子》为开端的流浪汉小说,也经历了四百多年的演化史。本书首先简述了流浪汉小说得以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并从词源学和叙事学的角度对流浪汉小说作出科学的界定,继而探寻了流浪汉小说的艺术渊源,论析了流浪汉小说的本质特征,勾画了流浪汉小说的人物群像,透视了流浪汉小说的经典文本,最后指出流浪汉小说在欧美文学史上的巨大影响与重要地位...

  • 中华颂-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书法巨作

    张志和  /  2010-07-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4.3(4.6折)定价:¥118.0

    《中华颂》主要内容:此幅《中华颂》系为庆祝建国60周年而作。当时,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人民大会堂装饰一新的中央金色大厅作为国家最高殿堂,为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特邀当代国内著名书画家量身定制创作了七幅书画进入殿堂。其中,唯一一幅长达18米、高3.72米的巨幅书法作品,最终选定由张志和教授来创作。张志和教授遂用楷书大字书写,历时两个月专门创作了这幅《中华颂》,后经芜湖铁艺大师储金霞携弟子将之锻造成铁艺书法,于2009年8月29

  • 建构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理论范式

    张志平  /  2013-07-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3.7(4.3折)定价:¥55.0

    《建构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理论范式》是作者研究“五四”以来中国文学思潮、文学史、作家作品的成果,共收录十九篇论文。本书分为两集。作者在第一集中探讨了“五四”以来中国文学史研究与写作方法、王蒙的文学观和文学生态观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在第二集中研究了丁玲、沈从文、萧红、柳青、汪曾祺、谈歌、阎连科等作家及其作品,深切悼念了文学批评家胡河清先生...

  • 盛唐士人求仕活动与文学-以关陇地区为中心

    霍志军  /  2013-05-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4.1(4.3折)定价:¥56.0

    陇右文化更是因其所处的农牧交错、华戎交汇与南北过渡的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地域文化百花园中绽放的一朵奇葩,具有迷人的风采,散发着瑰丽的芬芳。《盛唐士人求仕活动与文学(以关陇地区为中心)》由霍志军、安涛所著,全书共分为七章,介绍了功业意识和主体精神——开天之际士阶层的人生价值取向;文学精神;求仕活动与盛唐人的文化心态;盛唐士人求仕活动与文学创作的个案研究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 不可靠叙述研究

    陈志华著  /  2018-08-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8.6(7.8折)定价:¥88.0

    本书进一步从类型研究、形成机制、艺术效果切入, 对不可靠叙述进行多维度探究, 进而将研究视界拓展到叙事伦理之中, 提出了“五维度叙事伦理分析法”, 通过对反讽型和含混型不可靠叙述文本的分析, 打通由文本之内走向文本之外的研究路径, 从而推进对于不可靠叙述的研究...

  • 蒙古族史诗与印度史诗比较研究

    ¥76.4(7.8折)定价:¥98.0

    蒙古史诗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经典,在世界各地流传范围广,影响大。目前虽然研究成果丰硕,但是,如何准确把握蒙古史诗的独特风格,这就要有参照系,故此我们借邻避之光,将印度史诗与蒙古史诗加以比较研究,这对于我们拓宽对蒙古史诗研究的范围,加深对蒙古史诗内在价值的理解,就具有学术上的价值。本成果主要是从史诗的文学发生、史诗主题与民族精神、史诗与宗教的关系、史诗的文学功能、史诗的原始思维特征、史诗审美、史诗人物、以及史诗诗学方面对蒙古史诗与印度史

  • 网络文学卷-中国网络文艺作品评论选-(上.下卷)

    ¥208.6(7折)定价:¥298.0

    周志雄主编的《中国网络文艺作品评论选(网络文学卷上下)》对我国网络文学名篇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解读,涵盖了各种网络小说类型,在更宏阔的文学、文化视野中,考辨作品的流脉与变化,探析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间的内在肌理差异,在审美批评时兼及读者反映和商业化效应,从而理性地认识网络文学的时代价值与不足,将有利于促进网络文学的经典化进程,推动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形成网络文学评论与网络文学创作互动的良性局面...

  • 网络作家作品评价实践

    周志雄  /  2024-03-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1.7(7.2折)定价:¥169.0

    本书选取我国有代表性的网络作家作品类型,通过对优秀网络作家成长道路的考察和作品的细读分析,与网络作家对话,与时代对话,在世界性、民族性交汇的新时代文化语境中,结合网络媒介传播的特点,梳理网络文学发展的脉络,对我国网络文学的文化意蕴、文学传承、艺术创造、时代价值、写作困境等进行研究,探讨网络文学的发生发展规律,尝试建构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既有理解之同情,又有理解之批判的中国网络作家作品评价体系。 ...

  • 赋学:批评与体性

    黄志立  /  2023-12-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4.3(7.5折)定价:¥99.0

    《赋学:批评与体性》基于进入过程的文学史研究的学术理念,力主回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文体学语境来探索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学体式,着重从赋论批评形态、律赋创作机制、文体观念、地域赋学、赋格方法论等方面出发,系统阐述中国赋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论证谨严,征引翔实,揭示了诸多不为人所注意的赋学问题,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 ...

  • 约翰·厄普代克小说叙事艺术研究

    谭志强  /  2021-11-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5.2(7.6折)定价:¥99.0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有名的小说家,也是我国外国文学领域重点研究的十大美国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创作特别关注后现代语境下占美国主流的中产阶级的精神衰落与伦理困境问题,这也是他展开小说叙事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通过他的小说,可以看到美国二十世纪后半叶的社会文化变迁和中产阶级的“精神史”,以及他对此的忧虑、反思和伦理重建的探求。伦理叙事是厄普代克小说创作的核心和主线,但是,因其不同于传统小说叙事的特点,他伦理叙事中的伦理意图往往被遮蔽或误读,被

  • 体验与文学:比较意义上的中西方文学观

    ¥68.5(7.7折)定价:¥89.0

    本书从“体验”角度梳理中国和西方历目前的文学观念的演进历程,分析中国古代文学和当代西方“体验”文学观形成的原因,同时也评价“体验”文学观的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本书认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离不开“体验”,因为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体验”的方式创作出来的,批评家也要用“体验”的方式来理解作品,只有对作品有了深切的感受并“体验”着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体验”就成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共同要求。从“体验”角度来理解文学

  • 激荡与回响:吴思敬诗学思想研究论集

    ¥89.6(7折)定价:¥128.0

    本书汇集谢冕、程光炜、周晓风、罗振亚、刘士杰、吴晓、张德明、姜玉琴、张健、师力斌、邱景华、易彬、卢桢、刘波、陈培浩等学界同仁关于吴思敬诗学研究的专题文章,分别纳入“同行、坚守、探索、回响”等专辑,涉及同代人有关吴思敬先生的印象与认知,中青年学者探讨其诗歌批评与理论建构、诗歌史研究等内容,并附资料价值较高的访谈与学术年谱...

  • 灵魂之魅与中和之美-铁凝小说论

    王志华  /  2015-09-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3.0(5.5折)定价:¥60.0

    王志华编写的《灵魂之魅与中和之美--铁凝小说论》从“人类的关爱与生命的体贴”这一叙事伦理角度切入,对作家铁凝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全面整合,概括了其整个小说的主旨意蕴和叙事策略,从而使铁凝小说的整体艺术形象得以深刻而庄重的确立与彰显;同时将铁凝放在中国新时期宏观的文化背景和文学史背景上加以关注,对铁凝进行纵向研究和横向对比,不仅明确了铁凝小说创作的独特意义和价值,而且由她透视出中国新时期文化及文学的整体情状;并且对其进行了重新评价,加深了对

  • 陇东南民间文艺与社会生活

    霍志军著  /  2016-10-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2.0(7折)定价:¥60.0

    陇东南地区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是秦陇文化、巴蜀文化和藏羌文化交汇之地,境内民间文艺形式繁多,特色鲜明。《陇东南民间文艺与社会生活》首先对陇东南地区源远流长的伏羲、女娲神话及其流变进行研究。其次,立足陇东南地区远古物质文明与技术进步的成果,就远古玉器、石器、骨器、陶器制造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进行研究。再次,立足陇东南地区丰富的民间文艺形式,重点论述了陇东南民间讲唱艺术、陇东南古代文学、民间文学、陇东南地区艺术考古等的文化内涵、诗美积淀

  • 书香岁月-漫忆社科书店

    黄德志主编  /  2018-06-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0.6(7折)定价:¥58.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过了四十年的光辉历程。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参与并见证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坚强阵地、哲学社会科学出版重镇、国家智库成果的重要发布平台和中国学术“走出去”的生力军。其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旗下的社科书店不仅向社会推介好书、新书,展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在促进学者与编辑、作者与读者的沟通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培养作者、促进学术成果转化

  • 近佛与化雅:北宋中后期文人学佛与诗歌流变研究

    左志南著  /  2017-10-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2.3(7折)定价:¥89.0

    本书以北宋中后期文人学佛与诗歌流变之关系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士大夫诗歌中所运用的佛教典故、所借用的佛教术语入手,结合当时文人与佛教关系的考察,寻绎文人接受佛学思想的逻辑顺序及其佛学思想体系的构建生成。在此基础上,兼顾当时儒释整合的文化发展趋势,以文人对佛禅理论的接受内容、研习角度为切入点,深入探寻了文人学佛与其诗歌创作的关系,详细考察了文人学佛变化在诗歌流变中所起的作用。在具体结构上,以北宋中后期三个时段的代表性人物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 中国民间幻想故事的文体特征

    ¥41.3(7折)定价:¥59.0

    作者以不同层面反映中国民间幻想故事面貌的四部故事集,以及个人第一手资料为蓝本,进行了确定边界内的量化分析。作者在全面吸收瑞士民间童话研究者麦克斯·吕蒂(Max Lüthi)的民间童话样式理论和其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了中国民间幻想故事的文体特征,以把握民间幻想故事和其它民间叙事体裁之间的界限,读出其特定文体所蕴含的意味...

  • 跨文化研究丛书俄罗斯社会学诗学

    王志耕  /  2018-08-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1.2(7.2折)定价:¥85.0

    本书是一部研究俄罗斯社会学诗学的专著。社会学诗学曾在苏联诗学中一统天下,后来又有新的发展。本书内容包括俄国社会学诗学的流派;俄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诗学;20世纪上半期社会学诗学的发展及其与庸俗社会学的斗争;20世纪下半期、特别是“解冻”以后社会学诗学的新发展。本书探讨了经历一个世纪的风雨,社会学诗学如何将横向和纵向的多维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内在整合起来...

五星书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